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病例播报
作者:网站管理员来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0-06-18 18:49:55浏览:2487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为一位反复室颤患者成功实施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患者,张女士,85岁,因反复室颤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导致心率变慢,由其它医院转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进一步治疗。入院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室颤动,多次给予心脏电除颤,病情危重,命悬一线,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唐啟卫紧急组织科室人员研究患者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决定为患者行介入治疗。与家属沟通后,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介入室、重症监护室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专家团队为患者顺利实施了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再出现室颤,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临时起搏器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安装过程便利、迅速,创伤小,是永久起搏的过渡方式。主要用于心脏停搏、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阿斯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时治疗,也可用于各种复杂手术的保护性应用。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秦利华)

 

心血管外科成功为一例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双下肢动脉斑块旋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

  患者,李女士,62岁,因双下肢乏力4年,近期右下肢疼痛来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入院后血管超声检查显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双侧股浅动脉血栓性闭塞。下肢动脉CTA提示:双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双侧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弥漫性闭塞。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210/120mmhg,II型糖尿病15年,高脂血症病史15年。一年前因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提示多处血管狭窄约75%。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较重,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较高。患者下肢血管条件较差,为避免下肢缺血症状进行性加重,甚至导致肢端溃疡、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科室主任孟庆江团队决定为患者在局麻下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即斑块旋切+药物球囊(DCB)扩张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提高患者远期通畅率,同时也避免长段支架置入引起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孟庆江率其团队为患者顺利实施了手术。术后患者下肢乏力、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下肢缺血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了肢端溃疡、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心血管外科 刘双飞)

 

神经内科二病区成功抢救一例重症脑梗塞患者

  患者,雷阿姨,66岁,因心房纤颤、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但冠脉支架术后4天突发脑栓塞,在当地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急诊转至我院,来院时意识障碍,呈嗜睡状,言语不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双眼向右侧凝视,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左侧肢体深浅感???障碍,当时NIHSS评分13分。急查头颅磁共振提示右侧额、颞、顶叶脑梗塞,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重度闭塞。值班医生立即启动卒中通道二线会诊,考虑患者虽然发病尚在取栓时间窗内,大血管病变,有取栓适应症,但磁共振显示缺血梗死灶已经比较明显且梗塞面积较大,此时取栓治疗风险大于获益,遂给予患者内科保守治疗,采取中医醒脑通窍特色疗法结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侧枝循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意识、言语较前清晰,肌力逐渐恢复,复查颅脑磁共振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成功再通,NIHSS评分5分,mRS评分2分。日前,雷阿姨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非常感谢医院的精准治疗。

(神经内科二病区  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