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战“疫”中的坚守与奉献丨武汉拾忆(四)
作者:黄志昂 钱 深 曹昊泽来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0-04-02 18:59:26浏览:3126

  白衣执甲,逆向而行!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我院援鄂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任务,于3月26日平安凯旋,令全院职工欢欣鼓舞。而作为援鄂队员,他们更是百感交集!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队员黄志昂、钱深、曹昊泽,了解他们的武汉抗疫故事!

 

/黄志昂/ 

“疫声”难忘

  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出征时,寒风凛冽,归来时,春暖花开!转眼间两个月时间过去了,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但这两个月发生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有泪水、有欢笑、有伤心、有喜悦……

  2020年的春节,本是万家团圆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迅速席卷全国,牵动亿万同胞的心!作为一名呼吸专业医生,我深知这场疫情非同小可,默默祝福武汉的同时,也做好了直面挑战的准备,但面对未知,心里仍有一些忐忑。但是,当我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一面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面却逆流而上,亲赴武汉,坚守前方。耄耋之年却依旧把祖国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才是医者仁心,什么才是使命担当。在接到医院通知紧急组建援鄂医疗队时,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成为了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逆行者”。

  刚到武汉时,偌大的车站空无一人,路上偶尔会见一辆汽车路过,商店商场全部关闭,被按了“暂停键”的武汉让我感到了一点孤单!到达宾馆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看着始终在等待着我们的武汉四院及宾馆的老师们跑来跑去帮我们安排入住,我的心里逐渐温暖起来!大家想照张合影向家里报个平安,就请宾馆的一位大哥帮我们拍了一张“全家福”。拍照结束,这位大哥突然向我们鞠了一躬说:“谢谢你们,武汉人民谢谢你们!”瞬间,我的心被触动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孤独感消失,是啊,我们不会孤单,因为全国人民、武汉人民都和我们在一起!

  每次进隔离病区前穿防护服的时候,大家都是默契十足,自动分工,有佩戴护目镜的,有帮忙穿鞋套的,有写名字、祝福语的,有互相检查穿戴情况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战斗”前的准备,而听到最安心的一句话就是“来让我检查一下,好了可以进了”;在隔离病房工作时,大家有时间就会互相检查防护服有没有暴露的地方,一旦发现,会立刻被通知出隔离病区以免感染;从隔离病房出来后,无论什么时间,总会有一位队员来帮忙进行全身的消杀,让我们能够放心返回宾馆;在这两个月的工作中,我们一路陪伴,互相帮助,真正做到了生死相依、性命相托!战友们,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在隔离病房,戴着密闭的口罩、穿着笨拙的防护服,几个小时的“战斗”之后,汗水湿透衣背,水汽模糊了护目镜,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耳朵被勒的疼痛难忍,像掉了一样,但是当我听到病人的一声声感谢,看着他们治愈后一个个面带微笑走出病房,我累并快乐着,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月有阴晴圆缺,当我在武汉先后听到李文亮、刘智明、夏思思等医疗同道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始终坚守抗疫一线,最终却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我泪流满面。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们以生命践行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英雄,一路走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付出终会有收获,终于,我们所管病区病人全部清零,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在撤离仪式上,我们和武汉四院的同事相拥而泣,难舍“战友情”,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份厚重的“战地”情谊。在返程的大巴车上,看着路上逐渐增多的汽车和行人,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已然从病痛中恢复,终将走出阴霾、迎来曙光。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钱深/ 

武汉拾忆

  作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在进入武汉四院危重症病房之前,脑子里想得很多,吸痰怎么办?气道飞沫喷溅怎么办?带上护目镜、防护面屏再加上双层手套,静脉穿刺、静脉采血,该怎么操作……但是一旦穿好防护用具进入隔离病房,满脑子就只剩下一个念想:要帮助病人尽快好起来,尽量减轻病人的病痛。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病人战胜病毒恢复健康帮上一点小忙,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重症护理工作再累也值得,我是一名“男”丁格尔,男人的肩膀能扛下所有。

  口罩挡住了我们的脸,却挡不住我们心中的爱。在武汉四院的这两个月里,我们负责的病人大都是危重症病人,除了擦脸、更换胃管胶布、帮助病人大小便,还要为病人提供专科护理:密闭式吸痰、注射泵药、鼻饲、氧疗……有时候还当起心理医生,为病人做心理疏导,帮助病人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戴着防护用品很多时候,我虽看不全他们的面容,但看到了他们信任和依赖的眼神,含泪而微笑的目光,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此刻,我们是一家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家人。

  随着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自3月10日起关闭所有方舱医院,援鄂医疗队原地休整,另一些尚有救治任务,特别是危重症抢救任务的医疗队仍要在武汉临床一线坚守。待国家制定出援鄂医疗队撤离方案,作为救治危重症病人的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仍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在和武汉四院袁芳护士长交谈时,袁芳护士长说:“所有管理方舱医院的医疗队,都原地待命等待撤离命令,你们接管的是危重病人的治疗,估计你们要等到最后了,你们太辛苦了,真的要谢谢你们……”我说:“虽然我们已经战斗了一个多月了,但只要祖国有需要,人民有呼唤,我们会坚持到底。用自己重症专业的专长,为国家所用,为民族所用,去尽一份责任。”

  同舟共济的岁月,生死之交的情谊。在习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下的全民抗“疫”战争,必将彻底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将来,一定要带儿子去美丽江城武汉看看,给他讲讲父辈们在武汉的战“疫”故事。

 

/曹昊泽/ 

逆风而行,尽绵薄之力驰援武汉

  逆风而行,无论生死,尽绵薄之力驰援武汉,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太多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善良,这里是手足同胞力量的汇聚。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恪尽职守……

  双手被橡胶手套、消毒液、洗手液反复侵蚀皮肤,皱裂受损,满是伤口,一双双本该细腻柔软的手,却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粗糙,被刻在脸上的印痕,却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武汉返汴的途中,不停地收到病人的祝福与关切,相约来年江城再见,字里行间流露的情义,让我终身难忘……回想初到武汉时,车站的寂静,街道的空荡,省城的繁华似锦不复存在,突然体会到,我们的肩头担子很重,我们必须倾其所有,还这座城市本该属于她的气息……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气氛沉闷、压抑,人人自危,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这场疫情的恐惧。病人中有孤儿有老人,有父子有夫妻,更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们除了医学救治,更重要的是安抚病人的情绪,换位思考,切身去体谅他们,提升病友们的士气,正面引导,亦师亦友,每天都在能量输出,每天都在见证着人间大爱。病人的每一句谢谢,每一次微笑,同样给我们传递着力量,让这个冰冷的病房里,有了家的温暖。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父爱是崇高的,在这次生与死的较量中,医患之间家人的相互支持,朝夕相处彼此的情谊,同时是刻骨铭心的。

  1床的黄大哥是位孤儿,刚入院时,恐慌、恐惧,吃不下饭,看着临床的病人逝去,他更是整晚辗转难眠,我感到了他的害怕与不安,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普及知识就成了我们俩的日常。“增强抵抗力,多吃点,没事看看喜剧,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我说的最多的话。庆幸的是,黄大哥积极配合治疗,顽强的意志力抵抗住了新冠病毒,顺利出院,还送给我一封感谢信留作纪念,看到他对新的生活充满希望,我由衷的替他开心,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会更加敬畏生命,活出精彩。

  4床的彭老先生双耳失聪,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但却喜欢运动,每天在病区走廊溜达,多次劝说无效,为了防止病情加重,起初和他是用纸笔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人终于明白了积极配合的利害关系,再也不走出房间,我也学会了简单的手语进行交流。出院后,老人恢复的非常棒,经常让我替他向队员问好。

  让人牵挂的12床何老先生,是我们病区住院时间最长的一位病人,从病区开始收治病人就住了进来,上着监护,呼吸困难,端坐卧位,高流量吸氧,四肢乏力下不了床,大小便都要在病床完成。除了每天的治疗以外,帮助喂饭、翻身、擦拭大小便,及时更换尿不湿,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为了老先生更加的舒适,还为他梳头、擦脸、进行下肢按摩。随着病情的好转,慢慢的,老先生可以自己拿着筷子吃饭了。可以下床活动的那天,老先生激动的马上和家人视频通话,哽咽的说着我们就是他的救命恩人。

  最让人难忘的就是14床王先生,得知他的儿子在楼下的发热门诊住院时,哭着喊着要自己开门下去把儿子换上来,在场的队友无不为之震撼,他用行动诠释着父爱的伟大,但凡有一丝希望,也会毫不犹豫的把机会留给孩子,每个在场的人,热泪盈眶,抬着头,不敢让眼泪掉下来,以免增添更多的伤感。经过反复的劝导,王先生终于冷静了下来,并保证配合治疗,和儿子一起出院……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感谢你们,疫情结束一定再来武汉,我带你去黄鹤楼,一起看樱花”。

  作为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们必须做好防护,我们不能生病,病人需要我们,我们要和病毒赛跑,我们不能倒下,武汉需要我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需要我们带去希望……

  经过病区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病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燃斗志,一起笑对生活。得知自己双阴符合出院标准的病人们,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拉着我们的手,一起激动的跳着、蹦着,合影、合唱,忘记了年龄,尽情的释放……病区的工作纵然辛苦,但细品,甚甜,在这里,结交了许多战友,收获了许多欢乐!

  思想有信仰,工作有方向,在武汉的两个月来,共产党员们舍身忘我,关爱战友胜似家人的情景历历在目,在临时党支部同意下,终于在2020年3月10日的抗“疫”前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勇于担当,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