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不容忽视的消化道“隐藏杀手”
作者:梁晗来源:消化病科二病区发布时间:2022-06-02 09:52:53浏览:3491

  69岁的李先生最近很是烦恼,因为反复出现黑便,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里有一个4.5cm大小的肿物,并且肿物表面有溃疡生成。看来造成李先生反复出现黑便的罪魁祸首就是它。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消化病科二病区就诊。

  入院后,李先生由于担心自己的病情经常闷闷不乐,护士长何玉婷带领科室护理团队为他进行专业的护理和心理上的关怀。主治医师董勇治疗组为李先生完善增强CT检查未发现其他转移性病灶,之后排除禁忌症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壁固有肌层肿物,大小约4.5cm×4.2cm,肿瘤的体积这么大且表面有溃疡生成,考虑可能是胃间质瘤,而间质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科室主任魏书堂团队经过详细的病情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采取微创手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进行治疗。

  李先生年龄较大,术前常规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给予完善超声内镜检查,评估病变大小、血供及毗邻关系。经过完善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后,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及消化内镜中心人员的精心配合下,魏书堂为李先生实施了该手术。手术过程中,由于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且瘤体较大,为透壁性肿物,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对肿物进行了全层切除,最后对创面进行持续性密集全层缝合,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科检验,病理结果提示为:胃间质瘤。李先生术后恢复良好,李先生激动地说:“我现在感觉自己一点事都没有,身体好得很。”目前李先生已经康复出院。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中常见的一种间叶源性肿瘤,约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其中胃间质瘤最常见(60%~70%),其次小肠(20%~30%) ,约5%发生在结直肠,食管发病率<5%[1]。有研究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在(7~15)/100万,好发年龄为50~70岁,无性别优势[2]。其临床症状常见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血或便血,其他症状有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咳嗽、呕吐、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与发生的部位、大小及生长方式相关。因此,需经内镜检查才可发现。所有胃肠道间质瘤均有恶性倾向,且约10~30%为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治疗和规律随访尤为重要。胃肠道间质瘤治疗上主要依靠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其预后与危险度分级、病理分期、治疗选择以及治疗后有无复发等因素相关。该病虽不是癌症,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即使是较小的间质瘤(尤其是直径达1cm的间质瘤),也建议切除,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及其优势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突飞猛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其衍生技术已经可完整切除胃黏膜下肿瘤,更新了微创治疗的理念。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是在病变的切除过程中主动造成消化道穿孔,并对消化道管壁进行修补的技术,它对设备和配套措施及术者的操作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ESD的治疗深度,拓宽了内镜治疗的适应症。

  EFTR治疗的优势:

  1.作为一种微创的内镜下手术方式,其具有内镜治疗本身的优点。

  2.不论病变浸润的深度,均可将其胃壁全层切除。

  3.EFTR治疗时,主动造成人工穿孔,是一种治疗性的穿孔,可在内镜下成功修补,从而避免追加外科手术,更好的避免术后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4.将病变整块切除,避免术后复发,同时提供完整而精确的病理学诊断,故而能更好地评估肿瘤的危险性,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魏书堂提醒大家,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人多见,恶性的胃肠道间质瘤其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镜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将胃肠镜检查列入体检项目。

 

参考文献:

[1]Nishida T,Goto O,Raut CP,et al.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 Cancer, 2016,122( 20) : 3110-3118.

[2]Al-Share B, Alloghbi A, Al Hallak MN, et 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 review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J].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21, 40(2): 62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