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是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
性格乐观、生活自律
但近两年来身体每况愈下……
她频繁出现以下症状:慢性咳嗽、痰多,常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老年肺炎”;食欲下降、乏力,体重明显减轻;血常规反复提示轻度贫血,服用补铁剂无明显改善;夜间平躺咳嗽加重,常需坐着入睡。
家属多次陪同就医,先后在多家医院接受治疗,但疗效都不理想,病情不仅未见明显好转,反而日渐加重。遂来我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在详细了解病史并体查后,敏锐地察觉到病因并不简单,于是安排影像学检查和胃镜检查。
真正的病根
胸部增强 CT 检查提示,部分胃底已上移至胸腔内;胃镜检查显示存在严重胃食管反流现象。最终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
这是什么意思?正常人体的膈肌上有一个“孔洞”(裂孔),食管正是从这个位置穿过进入腹腔与胃连接。当这个裂孔因为年龄、腹压、组织松弛等原因变大或松弛时,胃的部分甚至全部内容物就会“滑入”胸腔——这就是食管裂孔疝。
为什么会导致肺部感染和贫血?
引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这还得从胃里的东西反流说起。胃里的东西反复向上涌,不光会一个劲儿刺激喉咙,更麻烦的是,很容易不小心被吸进呼吸道里。因此,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呼吸道的东西,一旦进去了,就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让肺部受到感染。
出现贫血的原因:有一种叫 “食管裂孔疝” 的毛病,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Cameron病变” 是直接导致这种贫血的原因。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得了食管裂孔疝的人都会贫血。这中间的差别,可能和生病时间的长短、疝囊的大小、有没有出现嵌顿的情况,以及是否同时伴有溃疡这些因素有关。
夜晚情况加重,还影响睡眠的原因:因为人平躺的时候,胃更容易 “向上移”,这样就可能导致咳嗽、呼吸急促,甚至胸口发闷。休息不好,身体的康复自然也就慢了。
就像王奶奶,她的病之所以久治不愈,其实就是因为只治了表面的症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多学科联手,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明确诊断后,经过呼吸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消化病联合微创一病区主任医师董彦军为患者制定微创手术方案,实施“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 Dor胃底折叠术”。
术后恢复显著,重启健康生活
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王奶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7天开始进食流质。住院第7天,复查血常规提示贫血开始纠正,咳嗽频率和咳痰量大幅减少。王奶奶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色红润。术后1个月复诊:肺部感染未再复发;贫血显著好转;饮食正常,无明显反酸烧心;生活质量回升,日常生活能独立完成。家属非常欣喜:“这几年终于睡了个安稳觉,感觉人一下子精神了!”
医生提醒,这些症状可能不是“老毛病”:饭后胸闷、心慌或气促;夜间反复咳嗽、烧心或需垫高枕头睡;不明原因贫血,长期无效补铁;频繁肺部感染、误吸;胸口隐痛或胀感。如有类似表现,建议尽早就医,排除食管裂孔疝等结构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