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技术前沿丨心脏性猝死防护利器——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成功完成我院首例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植入术
作者:杨振浩 杨永冠来源: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发布时间:2023-08-30 10:11:13浏览:2749

突发心悸3个多小时

伴胸闷、乏力、大汗

血压进行性下降

10余年来

多次发生室速室颤

屡屡游走在生死边缘

……

如今,医生在他的胸腔内

植入了这个除颤器

一切都不一样了

  近日,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手术,为一位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中年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新技术,本次成功植入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

  患者赵先生,患有心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十余年,四个月前曾因“室性心动过速”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前几天突发心悸3个多小时,伴胸闷、乏力、大汗,持续不缓解,深夜紧急来到我院就诊。病区医师杨振浩为其查体:心率每分钟高达205次,血压进行性下降,病情危重,随时有发生室颤的风险。杨振浩及值班护士田冰在科室主任唐啟卫的指示下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给予患者镇静镇痛后,行心脏电除颤复律。复律后患者心律转为窦性心律。

  后续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情。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左室前壁及室间隔室壁变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心尖部室壁瘤, 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肌门控:左室射血分数(EF)20%(正常的射血分数在55%到65%之间,低于50%提示射血分数减少),左室心腔增大,前壁近心尖、间壁近心尖、心尖及下壁近心尖心肌梗死,间壁部分心肌缺血。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唐啟卫手术团队进行了详细讨论,患者有再次发生室速室颤的风险,且院外风险大,猝死率高,建议患者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ICD)。患者及家属充分考虑后,同意手术。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8月5日,唐啟卫带领张海波、杨振浩、刘磊、杨永冠等起搏电生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该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ICD?

  ICD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为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当患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时,ICD通过电极感知识别后,则综合运用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高能量电复律等方法迅速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如患者的窦性心律不能恢复或频率过慢,ICD则可通过抗心动过缓起搏维持心率,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适应症

Ⅰ类 明确适应症

  1.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所致室颤或室速引起的心搏骤停;

  2.自发性持续性室速;

  3.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4.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左室射血分数<0.35)所致的非持续性室速,心脏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不能被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抑制者。

Ⅱ类 相对适应症

  1.先天性长QT综合征或其他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如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Brugada综合征等引起的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

  2.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病合并左心衰竭所致的非持续性室速,心脏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